| 有人说,我是彼得潘,因为我的内心年龄只有3岁。虽然每天看过的风景不一样,但都是我。我说,我不是彼得潘,因为我不会飞。
我还是个孩子,像你们一样,慢慢的看懂大人们的世界,而他却不同。
永远不要长大,这是一个孩子童话般的梦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彼得潘,它会随着人们的长大而消逝,从不改变。
在郭小四眼中,他是一个永远哀伤却又长不大的孩子,我与他的想法一样,他不在乎的外表下总是隐藏了太多的绝望与悲伤。
我曾记得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可以不顾一切的去就温迪,在最悲伤的“人鱼唱月”中说出“死是最大的冒险”他的勇气,我不知从何而来。
他曾是一个快乐的精灵,现在的他却如此忧伤
这是一个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的情节,当温迪要回家找妈妈的时候,她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彼得,你不回去吗?”
“我不回去。从前我跟你一样,我以为妈妈会一直等我,于是我在外面玩了两个月,又玩了两个月,再玩了两个月,可是当我回到家时,发现我的床上睡着一个小不点,我知道他们没有等我,所以我没有家。”彼得心里万分难受,却依旧“欢快”的吹着笛子,当看着温迪远去的背影,他终于哭了,但我也深深的感知到,他所选择的快乐并不是真正地快乐,他享受的玻璃窗外的快乐也同时使他得不到玻璃窗内的温馨。
想想也是,我以为我们早已没有眼泪了,我以为自己早已在黑暗中变成了一块阴冷的石头,但我却发现,我们仍然有最敏感的地方,它经不起一点点的触摸。我们也始终以为黑暗是自己华丽却又安全的外衣,我们以疯狂作为手中的利刃,不断砍杀那些令我们害怕、恐慌的东西,殊不知,那些被我们砍伤的东西,都是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的东西,或者人。我们像脆弱的婴儿般坚强的求生,即便我们知道,其实我们早晚都会长大。
我们早晚会长大,我再也不是那个当年只会要糖果的小女孩了,我知道爱不能分配,只能很纯粹,我知道了成熟不是心里变老,而是眼泪在眼球里打转却依然有着如花般的笑靥。
就像我们往往能记住成长中的痛苦,悲伤,却早已忘记那些在童年那段透明时光中简单,快乐的小幸福,也许就像有人说的,人们往往能记住成长中的痛苦,因为痛苦比快乐更深刻。而其实所谓成长中的激情往往只是装饰在颓败故园上迷离的花朵,表面的喧嚣与华丽下面隐藏了太多绝望,所以在我的生命中,我时常需要一些细小却有敏锐的疼痛来抵挡我生命中呼啸而来的麻木。
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为蝶,挣扎着褪掉所以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闪闪的,微微的,幸福的颤抖。
的的确确,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岛,而每个孩子都会为了一个人而努力长大。 | |